close

  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5月15日訊 (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)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在海峽導報撰文指出,《經濟學人》說,臺灣未來將演成“由街頭決定”;郭台銘說,“民主不能當飯吃,民主對GDP沒有任何幫助”。臺灣的民主,何以走到今天的地步?
  郭台銘憂慮的是,群眾反對服貿、反對核四、反對經濟開放,一直反下去,臺灣最後會連飯都沒得吃。亦即,目前臺灣政治的問題,癥結在政治體制無法發揮應有的效能,無法兼顧“生產”與“分配”的均衡,導致民眾必須上街抗爭,而實業家則憂心忡忡。
  掌握政治經濟運作樞紐的行政部門,在這一波政治擾攘之中,表現出來的卻是動輒得咎與進退失據。面對政治要脅,行政部門退讓再退讓,幾乎喪失了對政策原則的堅持,及對社會輿情有效說服的能力。面對各種挑戰公權力的違法脫序行為,又缺乏符合正當法律程序的恰當方法,做出有效的處置,致使許多因選舉季節即將到來而蠢蠢欲動的政治社會勢力,一再有樣學樣,形成臺灣一向自豪的民主進程,卻隱伏著躁動與不安。
  臺灣民主品質不進反退的原因可歸結如下之探討。第一、隨著“民主化”及“本土化”的發展,政治上的“民粹”氛圍往往帶有“反菁英”傾向,使得許多人才不願加入政府或進入政黨工作,也因此助長了民主的“反淘汰”。這點,只要看看朝野“立委”在“立法院”粗暴無理的問政,即一目瞭然;第二、近年臺灣公民的素養不是沒有成長,但在藍綠對決的割喉戰爭下,許多中間公民選擇“隱形”或“不語”,以避免被貼上政治標籤。長期下來,便造成了臺灣許多公共議題缺乏客觀、中立、專業的聲音,而平庸的民粹論述卻一再得逞。用政治壓力迫使不同意見的人噤聲,甚至強迫中立或持保留看法的人必須表態選邊,在某種程度上,都是民主的逆流。
  特別當下這個階段,在野政黨與社運團體一方面為了替年底選舉造勢,另一方面也看準了馬英九的聲勢不高,急於透過各種體制外的手段,讓目前的執政黨“政府”在治理上全面失靈。期盼馬英九,請務必重視與民眾的對話與溝通,要放眼未來,鎖定關乎臺灣發展前途的重大政策,只要方向對了,就應該堅持到底。
  責任編輯:劉強  (原標題:民粹氛圍讓台式民主帶有“反菁英”傾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06brhf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